非標自動化公差設計準則
作者:胡總 來源:本站 發表時間:2022-6-30 19:54:46 瀏覽:次
1.關鍵配合尺寸的加工懇求需明白
安裝面大多為基準面,需求添加公差。關鍵配合尺寸的加工必需有粗糙度懇求和形位公差懇求,推薦大家閱讀《公差的合理選用與正確標注》。為防止安裝面安裝時受損傷,精度面必需倒角。這樣做有兩個目的:起初防止劃傷零件外表,第二防止毛刺成為配合外表的最高點。大接觸面安裝時,需銑出槽口,減小精度面面積,防止多余配合,進步加工效率。越小的加工面積,越容易到達較高的外表粗糙度和加工精度。越小的配合面積,越容易到達較高的配合精度。合理高效運用定位方式,進步裝配精度。
2.縮減工序準繩
對有平行、同軸、對中等懇求的加工面,設計上盡可能的使這些有位置精度懇求的元素在同一道工序中加工。盡可能的減少工序,減少加工時的裝夾次數,減少換刀。
3.防止多重配合準繩
例如下圖,AB兩個面不能同時與另一個零件做配合。這樣必然會產生裝配不肯定性,沒有保證精度。
4.防止累積誤差準繩
當應用遞推公式對各局部計算結果停止累加時,其誤差也隨之累加,最后誤差的總和就是累積誤差。大家可以看我之前發的關于設備誤差累積的計算。
5. 外形單純準繩
配合面的幾何外形應盡可能的單純,降低因加工失誤帶來舛誤的幾率。盡可能的不要設計帶有圓錐,梯形等特征的零件。
6. 采用調理元件準繩
在需求微調的部位,合理運用彈性螺母和調理螺母,在精度調理的部位,建議采用旋鈕式千分尺或微調絲桿構造。例仿佛步輪構造在調整同步帶張緊時可以運用調理螺栓停止微調。
7. 便利檢測準繩
在設計零件時,盡可能兼并檢測基準。檢測基準盡可能的與設計基準分歧。當材料或者零件有較高精度懇求需求在檢測平臺停止準確檢測時,需預留方尺孔。
8. 采用柔性銜接準繩
為了防止多重配合產生的咬死或者過盈,恰當運用柔性配合,如:浮動接頭、關節軸承、聯軸器。例如絲桿+兩條導軌帶動較輕負載時,為減輕加工與裝配的精度懇求,可以運用關節軸承為中轉給運動材料提供動力。